2024年11月25日上午,鸿利线路检测官网入口(中国)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澄锋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实验室定期组会对自然科学领域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的学术报告,近百名师生到场参加。
首先,李老师从教育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引出研究问题。他认为,实验室定期组会是自然科学领域博士生学术训练的重要方式,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有些导师低估其教育价值而“弃之不用”,有些导师夸大其教育价值而将一对一指导“取而代之”。那么,就博士生学术训练而言,实验室定期组会是否有教育价值?如果有,其教育价值有多大,能否代替一对一指导?如果不能代替,如何才能发挥其最好效果?
接下来,李老师从“学习共同体理论”(learning community theory)出发论述了实验室定期组会的底层逻辑。他认为,在自然科学领域,由具备共同理解和研究假设的博士生导师、青年教师、博士后、博士生及硕士生构成(共同事业),并且拥有一整套共享的知识、技术、研究范式、价值观、惯例、术语、符号、态度及做事方式(共享技艺库),通过参与(相互介入)及对话(意义协商)的方式以实现知识、经验及诀窍等信息在新老成员之间流动的实验室组会,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实验室组会作为一个典型的学习共同体相较于一对一指导具有两方面的优越性。其一是实验室组会的知识传递不仅发生在师生之间的垂直框架体系,也发生在“导师之外的其他实验室组会成员与博士生之间”的横向框架体系。其二是一对一指导的知识传递来源仅限于博士生导师的个人知识和经验,而实验室组会将知识传递来源拓展为整个实验室团队的技艺库。
随后,他提出了三个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递进假设。第一个假设是“实验室定期组会对自然科学领域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个假设是“实验室定期组会能否替代一对一指导”。第三个假设是“实验室定期组会与高频率一对一指导同时使用”的情况下博士生学术训练效果最好。
之后,李老师介绍了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研究模型及研究结论。基于上述假设,此研究相应地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实验室定期组会对自然科学领域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实验室定期组会无法代替一对一指导。第三,实验室定期组会与高频率一对一指导结合使用的情况下学术训练效果最好。最后,李老师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其一,正确认识实验室定期组会的教育价值,既不低估也不夸大;其二,将实验室定期组会与高频率一对一指导结合起来使用。
李老师的报告以其有趣的问题发现、扎实的理论述评、严密的假设提出、严谨的研究设计,引发了在场师生鸿利线路检测官网入口(中国)“如何开展定量研究”的热烈讨论。在讨论互动环节,李老师与我院师生就定量研究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有助于深化我院师生对定量研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文:陈玺邱
图:黄诗茹